小產權房近些年來逐漸熱銷起來,與商品房相比,小產權房在價格上有著明顯的優勢,也因此,越來越多預算不足的打工仔或是低收入家庭,選擇購買小產權房,至少這是屬于自己的家。但不得不提的是,小產權房在同等條件下比商品房價格低廉這么多,肯定是存在缺點及風險的,在評斷小產權房是否能夠購買必須了解這些風險再做決定。
“小產權房”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稱謂,并不是法律概念。所以該類房并沒有國家發放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,購房合同在國土房管局也不會給予備案。小產權房的一系列弊端,也基本是在產權這個問題下衍生出來的。
第一,即產權得不到保障,面臨被拆除的風險。因為沒有國家的產權證書,所以小產權房并不能像“大產權”的房子一樣享有抵押、流轉這些待遇,更不具有房屋所有、轉讓、收益等權利,且不能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。同時,小產權房一般都是集體所有的,沒有不動產權證,因此小產權房沒有任何的法律依據,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。如果你的小產權房屬于違法用地或建設,還會面臨依法被拆除的危險,但是拆除基本都是有賠償。
第二,小產權房不能辦理貸款。我們都知道,小產權房雖然沒有商品房這樣那樣一系列的約束,不限購,有錢就能買,但因為小產權房沒有房產證,沒有經過國家的備案,因此無法申請貸款,只能一次性或分期付款。當然,這里的貸款指的是最普遍的銀行貸款,除此之外,小產權房可以選擇申請銀行小額貸款,擔保貸款以及抵押貸款,只是比起銀行貸款,要更加麻煩,時間和可借來的資金也更加緊張。同時在未來,小產權房也不能拿去銀行做抵押,這在無形中增加了購房風險和購房壓力。
第三,房屋質量會得不到保障。正規的小產權房雖然符合城市建設,但卻并不屬于城市建設的一部分,在建設過程中,并不如商品房一樣能夠確保每一步的過程都安全可靠。也因為小產權房不受到法律的認可,更沒有在政府機構的監管范圍內,所以在房屋使用過程中,當遇到房屋質量問題以及附屬配套設施問題時,得不到有效的保障,影響生活質量。
第四,購房后產生的房產糾紛。因為購買小產權房時簽訂的購房合同缺少法律支持,所以在交易中,并不是法律認可的正式購房合同,也因此可能會出現定金不能退,一房二賣等糾紛,損害購房者利益。
綜上,就是有關小產權房在購買時的弊端,以及購房后可能會面臨的問題。所以,我們在購買小產權房前,應當考慮清楚自身情況是否合適購買,確保所要購買的小產權房安全問題能夠得到保障,并且在購房流程中,按規定辦事,降低購房風險和以后會存在的房產糾紛問題,這樣,才能夠有效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。